在欽州市欽北區平吉鎮綜治中心“握手哥”調解室,墻面掛滿“握手哥”的照片。這些“握手哥”或是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,或是鎮村干部、普通群眾,他們活躍在田間地頭,化解矛盾糾紛,促進社會和諧。
欽州市在深入推進平安建設法治建設中,以“微改革”不斷激發基層新效能,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持續提升。今年第一季度,欽州市群眾安全感排廣西第二名,掃黑除惡成效滿意度排廣西第一名;第二季度社會安全穩定動態考評排廣西第一名,創歷史新高。
生態修復“微改革”環境改善顯成效
蜿蜒的縣道旁,一處裸露的山體頗為顯眼,山腳下還有被開挖出來的大石頭。所幸大石頭兩旁滿目翠綠,過去寸草不生的荒地如今已變成一片小樹林。
“這片林場過去被非法開采,黑色的山石被開挖當做煤來賣。”欽北區檢察院檢察長葉顯彬說,為了修復被破壞的土地,檢察院與欽州市三十六曲林場共同在此建立檢察公益生態修復基地。
今年4月,檢察官在這片土地上種下4萬株黑木相思樹苗,栽培6個月后,現在高約1.7米,長勢喜人。種植經費來自于公益訴訟案件,欽北區檢察院向損害生態環境的涉案企業發出生態修復令,扣繳生態補償金約30萬元,全部用于“異地補植復綠”,復墾復綠面積達60畝。
生態補償金??顚S?,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,還起到有力的震懾作用。在風景秀麗、資源獨特,集生態溝谷和原始森林于一體的欽州市八寨溝旅游景區,欽北區檢察院探索建立“林長+檢察長”“檢察+旅游”“檢察+統戰”等協作機制,整合多方力量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、治理、修復、教育、利用“五位一體”保護模式,打造廣西首個生物多樣性檢察公益生態保護基地。
保護基地成立后,欽北區將違法販賣野生動物案件中解救的山雞、松鼠、貓頭鷹等動物在保護基地內放生,最大程度保護森林生態資源,獲得群眾好評。
“欽北區全力構建包括司法+部門聯動、司法+集中審判、司法+打擊宣傳在內的立體‘司法3+’模式,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、檢察公益訴訟有效銜接,攜手共推全市河、湖、林、田生態治理新篇章。”欽北區委政法委副書記雷務靈說。
今年以來,欽北區共摸排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線索42件,立案審查41件,累計追回生態環境損失賠償費126萬元,異地生態修復林地80畝,修復受損耕地7畝。
服務方式“微改變”激發基層新效能
10月4日,欽北區平吉鎮的一名村民在從廣東返回家鄉的高速路上,撥通了平吉鎮黨委書記黃顯南的電話,希望黃書記可以幫忙核實自己家里的情況,出具疫情防控相關證明。沒過多久,村、鎮兩級蓋章的證明通過微信傳到該村民的手機上,村民順利返回家中。
類似這樣的電話,黃顯南時常接到。今年,平吉鎮印制了9萬張黨群聯系卡,將鎮黨委主要領導、派出所所長、村支書等群眾聯系比較多的同志的電話公布出來,并張貼在各家各戶的門口,方便群眾隨時撥打。
“過去,平吉鎮群眾平均每年會打市長熱線一千多次,上訪情況也比較突出。鎮黨委班子痛定思痛,決定‘亮身份作承諾比服務’,打通黨群聯系的途徑,全面提升為民服務水平。”黃顯南說,鎮里投入60萬元建大建強鎮綜治中心,整合綜治、林業、交通、文化等站所的執法人員,成立由20人組成的綜合行政執法隊伍,綜治中心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指揮中樞。
為了全面排查化解矛盾糾紛,平吉鎮打造“握手哥調解室”,發起爭當“握手哥”活動,黨代表、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、鎮村干部以及平安志愿者、各方群眾等積極行動起來,深入一線化解矛盾糾紛,每調處一起,就留下一張握手言和的照片,并將照片公布在調解室的墻上。
今年以來,“握手哥”已經化解矛盾糾紛145起,調解室里的一面墻上已經貼滿“握手哥”的照片。
基層治理“微整合”服務保障大提升
在欽南區三宣堂社區,著眼于群眾需求,社區上線運行“欽點即到”智慧化、科學化管理社區App平臺,群眾可以通過“隨手拍”反映問題,發布“微心愿”等待認領,感受辦事、出行、生活、養老的一站式服務,實現供需之間的精準對接。
在欽州市公安局黨代表工作室——莫怡海工作室,莫怡海接待群眾來訪,化解群眾矛盾糾紛,傾聽群眾訴求和意見建議,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深入一線調查處理,給出答復。
莫怡海帶領的文峰派出所扎根老街區,創新隊伍管理和執法服務,以“紅網格警民情、老街坊一家親”構筑平安和諧家園,從一個相對落后的公安三級派出所晉升為二級所、一級所,獲得“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”、廣西首批“楓橋式公安派出所”等榮譽。
為全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,欽州市充分發揮黨政軍警民“五位一體”聯防聯控機制優勢,5500多名政法干警投入防控一線網格,構建“海上江面、江海沿岸、陸地卡口”三道防控線,組織實施“清掃”和“雷霆”專項行動,有力阻斷疫情輸入。(記者 李賢 通訊員 尚永江 唐貴斌)